股票实盘配资选股_实盘股票配资机构_实盘股票配资网

信任的金融杠杆 隆美尔兵败阿拉曼是因为希特勒无力增援吗?次年10万德军抵达北非

发布日期:2024-11-02 22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76

信任的金融杠杆 隆美尔兵败阿拉曼是因为希特勒无力增援吗?次年10万德军抵达北非

1940年西欧战役爆发后,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趁火打劫,在德军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才对英法两国宣战,并且在北非的殖民地战场向英军发动进攻,结果在英军的反攻下很快溃不成军,只好厚着脸皮向德国求援。希特勒遂提拔在法国战役中表现出色的第7装甲师师长隆美尔少将,任命其为德国“非洲军”中将军长,于1941年2月到达北非信任的金融杠杆,接管了德意军队的全部指挥权。

隆美尔运用大胆的机动进攻战术,多次大败英军,赢得了“沙漠之狐”的美誉,至1942年10月,德意联军已经深入到埃及境内的阿拉曼一线,英国在埃及和中近东的统治笈笈可危。然而隆美尔率领的“非洲装甲集团军”已是强弩之末,在全部10余万的德意联军中,德国部队和德国坦克数量仅有3万余人和100多辆,结果在蒙哥马利的反击下归于失败,也失去了占领埃及甚至中东的最后机会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希特勒为什么不给隆美尔以有效的增援,帮助他打赢这场关键战役呢?虽然隆美尔的兵力在挺进到阿拉曼之时已拥有四个德国师,即第15装甲师、第21装甲师(第5轻快师升格而来)、第90轻型快速师和由一些空降兵单位组成的摩托化“非洲师”,但是经过数千公里的长途沙漠作战,他的“非洲装甲集团军”已经损耗非常严重。

实际上在1941年初首批到达北非的德军部队中,就整整缺少了一个装甲团的编制,因为该团坦克都随着货船沉到了地中海底。这就是希特勒不太愿意给隆美尔增加兵力的重要原因之一:从意大利到北非的航线,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家海空军的控制之下。

希特勒对大海是有恐惧感的,他自己也亲口承认过,入侵英国的“海狮计划”最终搁浅,多多少少也有一点这方面原因。马耳他岛上英国海空力量的存在,以及德国海军水面作战力量的羸弱,使得从德国本土到北非的任何增援行动都是一个危险的航程。而坦克、兵力、补给的匮乏,始终困扰着隆美尔的战术发挥,在希特勒看来,德军有限的后备力量,与其冒险过海增援北非,还不如通过铁路给更重要的苏德战场输血,换谁都会这么想。

但在此时,却有一些存量房业主,惊喜地发现,他们的房贷利率已经降了,有从4.2%降到3.85%的,也有从3.9%降到3.55%的。

针对首付比例,此次对于二套房或改善型住房落实了宽松的首付比例导向。过去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虽然下调,但略高于首套房。但此次下调为15%,有助于促进二套房或改善型住房的首付比例和购房门槛降低。简单测算,若是一个家庭认购一套200万总价的二套房,过去首付款需要50万,但现在降低为30万,直接减少20万,自然激活改善型或换房的需求。

德国海军在地中海战区是几乎没有水面力量的,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主要由意大利海军承担,在苏德战场主动权易手之前,真正协助隆美尔高歌猛进的决定性力量,其实是德国空军第10航空队的存在。它们以意大利机场群为基地,完全压制了马耳他的皇家海空军,使地中海航线有过一段时间的顺畅,同时也掩护隆美尔的地面部队快速推进。

随着苏德战场吃紧,第10航空队主力1942年下半年调走,马耳他的英国战机和地中海舰队可谓是死灰复燃,猛烈袭击着所有过往的轴心国船队,隆美尔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。而缺乏空中掩护的德军装甲部队,也在绝对优势的皇家空军打击下损失惨重,因此隆美尔缺少的不仅仅是增援部队和坦克,德国空军的疲于奔命是第二个重要原因。

那么,是不是希特勒就无力给隆美尔一些必要的援助呢?显然不是,在隆美尔奉调回国休养之后的1943年5月,突尼斯战役全部结束,德意军队残部25万人走进了战俘营,其中仅阿尼姆大将指挥的德国第5装甲集团军(非洲装甲集团军改称)就有七个师的番号,包括第10装甲师和武装党卫军部队等等,被俘人员数量多达125000余人。也就是说,在北非战场的最后阶段,希特勒仍然有能力紧急实施增援,问题是太晚了!

历史是不能重演的,可是如果在一年之前的阿拉曼战役中,隆美尔能拥有七个德国师的部队和足够的坦克,笨拙的蒙哥马利几乎肯定会遭到失败,德军就可以冲到尼罗河完全占领埃及,然后向北席卷中东产油区,向南直扑印度与日本人见面,甚至向高加索方向迂回跟苏德战场的“南方集团军群”会师。

那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局面,也是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最担心出现的情况,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,因为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已经极度虚弱和强弩之末了。归根到底,最重要的第三点原因是希特勒的全球战略格局仍然不够,以及德国的战略资源实在不足。在隆美尔前往北非战场之前,希特勒本不打算在非洲开辟战场,原计划是将这些宝贵的兵力用于巴尔干。

可是如果不接济墨索里尼这个“不争气的盟友”,那么轴心集团就可能出现分裂或者墨索里尼垮台的情况。怎么说呢?就跟当初被动介入西班牙内战一样,派隆美尔征战北非也是希特勒并不情愿地选择,一个身不由己的作战行动。

希特勒最多想到的是,隆美尔军团的存在可以稳定墨索里尼的政权,并且一旦取得非北非战场的有限胜利,也可以沉重打击和牵制英国的势力,仅此而已。至于深入中近东和迂回高加索的战略目标,他连想都没有想过。他甚至没有预料到,隆美尔会以那么有限的兵力,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,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和意大利总参谋部最初给隆美尔的任务,仅仅是守住利比亚别让意军崩溃,他们甚至一度阻止非洲军团无限向东进攻。

即便是突击增调援兵的突尼斯战役,希特勒的目标也不过是防止北非战场全面崩溃,那样盟军下一步必然要登陆意大利本土,所以德国人仍然是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临时性行动。结果因为海路被严密封锁,七个德军精锐师最终无路可退全军覆灭。如果阿尼姆的第5装甲集团军不作如此毫无必要的牺牲,干脆投入到兵力紧缺的苏德战场,效果岂非更好?某种意义上,希特勒的战略取舍能力,跟常凯申大队长特别相像。

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,当隆美尔在1942年哭着喊着要求增援的时候,希特勒送来的仅仅是一枚勋章和陆军元帅的节杖信任的金融杠杆,而这玩意是吓唬不住蒙哥马利的,战争的胜负毕竟靠的是实力。

发布于:天津市